飞针走线,听她们指尖上的脱贫故事

内容提要:飞针走线,听她们指尖上的脱贫故事

  她们的双手

  因为经年累月的劳作变得粗糙

  甚至布满老茧

  或许

  你很难将各种精美手工艺品跟她们联系在一起

  但正是这一双双写满辛劳的双手

  飞针走线

  巧夺天工

  在家门口

  她们重拾传统手工艺技巧

  用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展现出文化传承的魅力

  也在栩栩如生的作品里

  织就出脱贫奔小康的幸福故事

 

 

 

  家住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丰登侗寨的侗族女青年杨成兰

  2016年与丈夫放弃城里的工作

  选择回到侗寨创业

  夫妻俩利用两间废弃民房改造成厂房

  依托家乡土布的织造工艺

  进行手工织布、服装服饰、家居饰品等系列布艺产品的制作和加工

  并依托电商平台销售

  2018年,杨成兰在村里成立传统织染合作社

  吸引村里及周边村寨贫困户入股

  带动当地贫困户和村民加入合作社

  从事织布、染布、蓝靛种植等产业

  在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

  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舀水村

  36岁的东乡族妇女马色麦绣花功夫出色

  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成立后

  她成了一位绣娘

  东乡族女性大多精于刺绣工艺

  绣品栩栩如生

  配色大胆

  曾经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

  女性无法走出家门

  刺绣仅是乐趣

  却没有形成经济效益

  如今

  80多名东乡族妇女在此就业

  同时吸纳近200名妇女居家绣花

  东乡族女性有了自己的职业——绣娘

  马色麦不仅挣钱贴补家用

  还去广州表演刺绣

  家人也越来越支持她的工作

 

  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陶格日勒

  自幼随祖父和母亲学习马鬃绕线蒙古唐卡的制作技艺

  是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最主要的传承人

  2015年,陶格日勒成立工作室

  制作销售马鬃绕线蒙古唐卡以及用这一技艺制作的手工艺品

  并无偿将这一技艺传授给当地的农牧民

  因为能创造不错的经济效益

  这项通过19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古老技艺

  成为阿拉善盟的扶贫产业

  截至目前已直接带动400多人增收致富

  每年人均增收近3万元

 

 

 

  近年来

  重庆市开州区针对在家留守妇女、贫困人群

  开展非遗汉绣培训

  设立汉绣培训中心

  累计免费培训开州汉绣绣娘2000余人

  并开发出汉服绣品、挂画绣品、台灯绣品等文创产品

  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舒席是安徽省潜山市特色竹编工艺制品

  细薄柔滑、坚韧耐磨、凉爽消汗、折叠易带

  近年来

  当地积极探索“非遗+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推进舒席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

  设立40多个就业扶贫车间

  带动超过600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人均年增收约12000元

 

  指尖上的技艺

  变成了致富的新路子

  在文化传承中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用双手编织美好生活

  (图文制作/王莹 资料来源/新华社)

  

我要找律师求助

我给医院提建议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回应 | 天津这处棚户区,居民马上搬家!

“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结束 天津245名孤儿得到资助

直击现场丨“神兽”归笼 新区幼儿园迎复课首日

网络舆论不是操控作恶的工具

战“疫”:宝贝归来,萌萌哒!

特殊探视 一举两得

天津:开学前全面保障校园防疫消毒及卫生保洁力度

天津地铁对接沿线33个车站周边42所小学 63个优先通道方便学生进站

新品西红柿上市

残疾人网红 运营很强大

推荐视频

我军陆航旅集群出击

特朗普出门靠催泪弹开道

直击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现场

骚乱恐致美疫情雪上加霜

母牛街头闲逛 身中三枪若无其事

热门推荐

历史性时刻!两“空中巨无霸”在津相遇

新八大里地道计划2021年6月底完工

红桥区 十月两座公园全新亮相

爱奇艺败诉 “超前点播”还走得通吗

炎炎夏日 孩子喝水喝对了吗?

津港公路(西青段)改造2021年完工

少年强则国强 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亲子酒店“六一”受追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merican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