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疫情突袭下,宏观政策如何精准发力?

【开栏的话】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读懂“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2020年1月2日起,人民网推出《中国之治》栏目,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维度,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中国之治”,解析发展背后的“中国密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近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各界人士的心。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也备受关注。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运用宏观政策支持防控疫情、应对疫情影响?《中国之治》栏目本期邀请的对话嘉宾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共同探讨积极发挥财政作用,凝聚战“疫”强大合力。

疫情对经济造成暂时性、断点式影响

人民网: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于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

刘尚希: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明显的影响,首先是在消费需求方面,例如旅游、餐饮、酒店,以及类似影院、KTV等需要聚集才能消费的行业。对这些行业的影响是断崖式的,即需求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这种冲击并没有对它的生产能力、服务能力等造成损害,影响的是流量,不是经济存量。所以这种影响短期内是断点式的,不会在各类需求之间传递产生连锁反应。等待疫情结束后,需求一恢复,企业也能够逐渐恢复。但是一些企业在目前近乎休眠的状态下,也要有资金维持,有许多固定的、刚性的开支,如工资、房租等。这就需要政策支持。

其次是对供给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制造业带来的连续性影响,即使短期内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这更多表现在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资金链脆弱,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一旦不能及时全面复工复产,企业产能无法充分发挥,营业收入就会大受影响。一方面成本升高,另一方面营业收入减少,此时资金链很容易断裂,这样可能会造成企业大量亏损甚至倒闭,进而可能引发失业等深层次社会问题。

与对需求的影响不同,疫情冲击对供给的影响,或者说对生产的影响是连续性的,且有滞后惯性,可能对供给体系造成实质性损害,如一些企业外移、一些企业倒闭,可能使原来完整的产业链变得不再完整,使原有供应链断裂而不得不重新搭建新的供应链,等等。

统筹施策应重视维持“三链”的稳定

人民网:针对以上现象,需要为企业纾解哪些方面的困难?

刘尚希:要高度关注那些脆弱的产业链、供应链及其薄弱环节,防止疫情冲击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要及时修复因疫情冲击而断裂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防止出现永久性损伤。政府与市场要形成合力,政府的作用是居高观测,科学指导,通过政策去解决堵点、痛点和弱点,而非派干部冲到一个个企业去搞什么排忧解难。

具体来说,要维持“三链”的稳定——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首先是资金链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而中小微企业涉及到大量的就业岗位,维系资金链就是维系这些存量就业岗位不因疫情出现而大量流失。其次是保障供应链,通过维持物流的畅通进而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转,这样整个经济才能循环起来。资金链、供应链得到维持后,产业上各环节趋于稳定,产业链才能保持稳定。这样,整个经济才能循环起来。经济循环不畅通,是疫情冲击带来的最大问题。

与供应链相关联的是物流的问题。在疫情冲击之下,一些道路被封、运输人员减少等,导致物流不畅通。而企业运转一刻都离不开物流。物流不顺畅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产品积压,即使复工复产也会造成存货滞销,原材料运不进来等现象,进而整个供应链形成阻滞,使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影响现金流和营业收入。因此,在一个分工协作、高度复杂的经济体系里,物流至关重要。

为企业解困,要从畅通循环入手,统筹施策,形成“政策组合”,“点状政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围绕经济循环来制定和实施,要尽力避免陷入“政策无效而又难以退出”的困境。

出台精准的财税政策有利于稳定经济

人民网:目前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已经超过900亿元,您认为疫情之下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发挥的效用如何?

刘尚希:目前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经济运行提供良好支撑。从财政补贴来看,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门根据疫情态势和防控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基层防疫经费、中央医药物资储备经费,都有着各级财政资金的坚强保障。

从税费优惠政策来看,免征民航企业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等等,通过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加强政策调控、保障重点支出。各地各级财政部门也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支撑。应当说,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也是战胜疫情的最可靠保证。这一系列政策都彰显了财政应急兜底的作用。

财税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战“疫”

人民网:针对疫情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接下来国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

刘尚希:在疫情影响下,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防疫物资采购增加,可能会导致地方财政缺口扩大。

对此,需要形成组合性政策加以应对。财政补贴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组合操作。当前需要的是救助式政策或生存性政策,采取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的方式给企业减负,把保障企业生存、减少倒闭作为首位任务。我们看到,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门根据疫情态势和防控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在疫情条件下,实施所谓的需求刺激政策是无效的。

首先是要保企业资金链。针对企业融资,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可提供贷款贴息。同时通过政策性融资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帮助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对融资担保也可提供一定的担保费补贴,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措施,对当地企业,可分类分层,采取清单式管理,直接给予适当补贴,维持企业运转。

其次,应尽快疏通物流,并借机理顺物流行业发展的体制问题,解决物流区域格局不合理、地方割据等问题。各地应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有条件、有步骤地缓解物流不畅通、物流效率低的问题。

第三,释放正确的宏观信号,把稳就业放在首位考虑。大量中小微企业是主要的就业渠道,一方面,保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链,就是保就业岗位,减少疫情对就业存量的冲击,避免由经济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另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为招工提供帮助。特别是针对一些贫困地区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民,要给与适当的帮扶,克服疫情影响。同时,助力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就业,防止返贫。防范失业风险,稳就业也能实现稳增长。

第四,要鼓励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政府购买服务,推出一些市场化改革举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财政资金不是无限的,需要引导市场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政府与市场可以形成合力,政府还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要有宏观视野,从整体上来考虑把财政资源与市场、社会资源协同起来发挥作用,改变财政资源单打一的惯性思维和政策思路,以共治共建、合作创新的方式来满足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当前的环境中,我们看到政府、市场、社会正通过协调配合形成一种合力,恰恰体现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走群众路线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邓志慧、宋子节)  

(责编:杨光宇、曹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merican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