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进程提速 长三角经济迎新局面

一体化进程提速 长三角经济迎新局面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都市圈战略并行,为诸多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此时,更要抓住机遇,凝心聚力,发挥长三角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新格局、新态势。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需要着眼于一盘棋,进行整体谋划,才能释放出一体化红利,并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新局面1:追求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构成长三角城市群的26座城市,占中国2.2%土地面积和11%左右的人口,创造了中国2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规模上已跻身世界级城市群序列。

  实际上,“长三角的一体化”始于1982年,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其中有一条是“打破条块分割、促进横向经济联系”。随后,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上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央选择了包括上海在内的10个市,作为一个经济区,并规定上海作为整个经济区的中心。这是国家在战略层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次尝试。

  直到2018年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计划明确规定,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一年后,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作为长三角核心腹地,江浙大地再次迎来了崭新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旨在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同时,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无一例外,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这些词汇均代表着长三角区域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新局面2: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未来新增城镇化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与都市圈,对于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从马鞍山到舟山,江海联运通达八方,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沪苏浙皖“一体化”不断推进、“走出去”更加便捷。

  今年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提出以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加快推进长三角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等多种层级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并提升港口和机场辐射能级,全面提高一体化运输效率、服务品质和融合水平。“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机会就在都市圈。”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认为,过去十年,新增城镇人口的65%进入核心都市圈。未来十年,这种趋势仍然会持续,都市圈将集中未来70%的新增城镇人口,释放中国经济的最大结构性潜能。“新基建应该在都市圈率先发力。”他还认为,都市圈真实有效的需求支撑更高的投资效益,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城际、市郊、地铁等快速大容量交通仍有很大提升潜力。

  “从产业维度看,强化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与辐射区域先进制造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是催生都市圈发展的新动能。”顾强认为,未来企业将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等十大产业,制定“一区一策”“一群一策”“亮点大项目招商”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入驻,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还表示,从空间角度看,今后5到10年,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初步估算,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不仅为应对疫情冲击,更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局面3:重心转向“产城融合赋能升级”

  《纲要》提出,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完善区域产业政策,强化中心区产业集聚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统筹发展。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片城市群。从上海到浙江,大都市圈和特色小镇穿成“链”、铺成“扇”,搭起产城融合新平台。

  “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可以称得上是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一种思路、一种模式。”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中国产融城发展联盟主席顾云昌表示,产城融合是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能够高质量发展城市经济、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为了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实际上,长三角各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名片”,在坚持协同发展的同时,还要形成地区特色。

  以定位浙江接轨上海“第一站”的嘉善产业新城为例。2013年4月,嘉善县政府与开发运营方华夏幸福签约打造嘉善产业新城,迄今7年多的时间里,逐步抓住了时代风口以及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

  首先,“面向未来规划、面向未来招商”。依托上海都市圈的人才优势,嘉善产业新城以现代化高品质商务研发楼宇为载体,聚焦发展智力密集型楼宇经济,重点打造生命医疗大健康、智能网联汽车、商贸服务、影视传媒等新兴产业集群。同时也聚焦全球创新资源,依托创新载体,加速企业孵化,助推区域产业升级。

  其次,确立明确的发展愿景——“全球创新城市,宜游魅力水乡”。据了解,华夏幸福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将嘉善产业新城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浓厚、城市配套同步上海、产业体系创新且高度聚集、全域皆可畅游的产业新城,助力嘉善融入上海,成功打造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形成“可看、可学、可示范”的新型城镇化嘉善模式。

  事实上,除嘉善产业新城外,华夏幸福在浙江省的另外三座产业新城,也都有着清晰的定位:湖州南浔产业新城将快速提升产业承载力,推进新型显示、专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的打造;湖州德清产业新城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打造,快速启动德清雷甸科技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嘉兴南湖产业新城则围绕科创新经济,实现科创产业新突破,以科创服务为引领,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专用装备三大产业集群。

  “产业新城的出现正是城市间进行资源流动与优势互补的重要成果。”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副研究员计小青表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各自地区拥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这些不仅使得城市内部交通更加便捷,更增进了长三角地区内部之间的交流,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流动。

(责编:初梓瑞、孙红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merican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