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运科技:演绎全过程智慧客运

成群列队的保安检票人员,沟通不畅的售票窗口,排着长队的人工安检过闸,朴素传统的候车厅……过去对于汽车客运站的记忆,跟当下智能客运的应用场景形成天壤之别。

跟高铁站、机场一样,如今的汽车客运站也高大上起来了!

智能售票、自助支付、刷脸进站、自助售卖、智能自助报班……在这些高科技的加持下,道路客运场站变得智慧起来,人们的出行也开始迈向更舒适、更便捷、更高效。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物联、新媒体、新零售等新技术叠加融入到智慧客运场景之中,中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71481,以下简称中运科技)在这方面卯足了劲、下足了功夫。

我们致力于推动智慧客运服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道路客运行业提供安全、科学、便捷、高效的管理运营平台,助推智慧客运发展,服务旅客安全出行。中运科技董事长张清枝向《运输经理世界》坦言中运科技的初衷和目标。

 

 中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清枝

 

 

温文尔雅的典型南方女子气质包裹着一颗围绕智慧客运生态产业链深耕挖潜的雄心,在中运科技北京分部的办公室初见张清枝的印象是那么深刻。面对国内道路客运超过200亿人次的出行市场,张清枝运筹帷幄,带领着中运科技大胆创新、聚合资源,绘制了一幅共融、共享、共赢的智慧出行服务蓝图。

 

 

打造全过程智慧客运服务

 

目前,中运科技已经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建、湖南、广西、河南、内蒙古等全国20余个省市区客运站提供了人证票三合一核验、智能售票、自助刷脸支付购票、刷脸进站、自助报班等集智能科技于一体的智慧客运系统解决方案,为全国2000多家长途客运站搭建了智慧安全管理平台,打造智慧车站、智能客车、智能线路,提升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客运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在核心算法、软件架构、硬件处理等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张清枝自信地介绍,研发团队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成像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及图像识别分析技术,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智能应用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核心技术,在国际公开测评数据库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据悉,中运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水平能力,加快推进技术发展,推动智慧客运发展。

   目前,中运科技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公司现有发明专利达到10余项,核心算法软件著作权60多个。在这些软硬实力的驱动下,中运科技在客运场景运营当中实现了智慧客运、智慧车站全流程的各种服务功能。                

 

 

智慧车站智能售票

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等集合于一体,中运科技提供的客运站智能售票终端可以实现自助购票、刷脸支付、线上支付等功能。工作人员在一台样机上为记者示范,扫描身份证,输入乘车日期、目的地,选择要乘坐的车次,刷一刷脸就能轻松完成支付,方便又快捷。

据介绍,智能售票终端与客运站的售票系统直接连接,既提高了客运站的购票效率,又能帮助客运站自动化处理业务,节省客运站运营成本,提高服务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中运科技还与公安部合作,研发出临时购票/乘车身份证明办理系统,帮助忘带身份证的旅客快速办理临时身份证明。通过小程序码获取临时身份证明的二维码,凭码就能自助购票、过闸机检票进站乘车。

 

 

智慧车站人证票三合一智能检票

中运科技核心团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多功能动态人脸识别身份证核验机,集成现场人脸采集、活体检测、身份验证、黑名单预警等功能为一体。从读取身份证信息到现场采集人脸照片进行比对,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采集到的信息和比对结果可实时上传至大数据采集平台或推送至现场执法客户端。通过对进行比对并且保留比对数据,提高客运站安全防范能力。该系统直接对接客运站票务系统,验证乘客票的真伪性,从而完成人、证、票三合一验证。

此外,中运科技还研发出了移动检票终端,以移动式安卓终端方式呈现,在车辆到达时,由客运站工作人员设定好车次信息后,将终端挂在对应车辆车门处;乘客上车时,扫码通过验证才可正常上车;车辆开车时间3分钟前,客运站工作人员收回移动式安卓终端,确认实际上车人数,将结果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后,车辆方可出站。

 

 

智慧车站智能自助报班

通过智能设备融合人脸识别、电子化识别、信息化建设等先进技术实现自动报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智能自助报班机既符合报班作业牌证和驾驶员核验的准确性要求,也可满足客运企业快速、准确报班的需求,简化业务流程,进而提升效率。

 

 

智慧车站新媒体

中运科技研发的新媒体投放设备,囊括广告传播联网显示区、二维码和信息互动入口、乘客票务信息区等内容。该设备可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方案设计不同的资讯内容,同时播放,无缝对接,资讯内容可在短时间内吸引旅客目光,达到最大化的视觉效果。同时可根据客运站需求设置媒体形式,可大可小,可室内可户外,完全实现定制化。

除了资讯显示,中运科技的新媒体平台还设置了相关互动环节,比如,通过人脸识别可以探知年龄,可以与明星脸比对相似度等,旅客候车闲暇时间可以起来。

通过智能设备投放,可以有效提高客运站售票效率,提升旅客满意度;还可宣传轮播公益资讯及温馨提示等,凸显客运站精神文明建设。

以上这些只是中运科技的主要核心产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止步于此,公司研发团队一直在努力,打磨和创新更好、更实用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张清枝说。

 

 

开创客运场站媒体新模式

 

软硬件产品和服务都有了,如何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客运站对接呢?我们开创了独有的业务模式。张清枝进一步介绍,即为道路客运站提供、安装及维护智能售票机、人脸闸机等智能化信息化设备。

从新媒体,到智能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再到智慧客运站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打造,中运科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水平能力,加快推进自我发展。

据介绍,某家客运站采用中运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后,人工售票窗口从原来的近90个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0个,安检环节也节省了不少人员。智能化、信息化产品的加入,让整个客运站的人员成本大大降低,效率也得到增长,同时安全管理也大大提升。一整套产品和服务用下来,该客运站节省了近千万的成本。

我们的设备和系统都是给客运站使用,从各个角度来看,中运科技和客运站之间形成了一种共鸣,共赢互利。张清枝进一步分析,对于客运站场来说,智能化、信息化帮助车站降本增效;对于旅客来说,出行更加便利、舒适、高效率;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赋能交通安全管理。

2017年,中运科技挂牌新三板;2018年,中运科技跻身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以来,中运科技获得了上饶市政府及中科院、莆田国投、北京文投、北大潮建等知名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投资,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资金与资源支持。

 

人证票三合一智能检票,安全、方便又快捷

 

 

预见更美好的智慧出行未来

 

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发展时代已经过去,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要通过培育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承载起社会文化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张清枝表示,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才有助于企业与行业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中运科技注重回报社会,勇于承担发展科技、公益传递等社会责任。

为了传递爱心,延续公益。每年春运期间,中运科技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智慧客运产业联盟等相关单位的指导下,积极主办春运送外来务工人员及家人回家过年公益活动。活动以情暖心中运爱回家为主题,助力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为了促进互联网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助推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中运科技承办了2018中国(小谷围)“互联网 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大赛吸引了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创投机构、互联网巨头、行业协会、运输企业等代表参与。2019年,中运科技积极参与“2018感动交通年度人物以及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微视频大赛等活动,参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

为了推动智慧客运技术与经验交流与合作,2018年,中运科技牵头发起成立智慧客运产业联盟。联盟以智慧客运安全出行为宗旨,联合一批有智慧客运建设技术、管理经验的企业,积极开展智慧客运创新及发展交流活动,实现智慧客运的双向交流,促进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互联网时代,责任与创新并重,中运科技将继续推进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智慧交通发展,从大数据应用创新发展出发,依托全国客运新媒体联播平台,有效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大数据价值;继续努力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客运跨界融合,致力全过程智慧客运服务,打造更美好的智慧出行。

科技改变出行是中运科技的愿景。中运科技奋进的力量,来自于想要实现每一个旅客都能拥有美好智慧出行的愿望。

 

中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核心技术,为客运站提供购票、安检(人证票三合一验证)、乘车等环节的智慧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客运站人工购票压力,通过人证票三合一验证,实现安全出行,为客运站降本增效!

中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证券代码:871481,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技术,赋能精准数据营销、新零售、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下设中交运传媒、中运智能、中运信息等子公司。

旗下业务包括:客运站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客运新媒体、精准数字营销、人脸识别软硬件等。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5号珠江城大厦575717

联系电话:400-602-0813   020-28110809

官方网站: www.zhongyuntech.cn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mericannews24.com